WFU

2017年9月27日 星期三

如何快速蒐集更多數量的卵子 — 談最新的”黃體期引卵” 雙重刺激 ! !




琳琳是個在工作上努力認真的 40 歲女性,和先生雖然結婚十年了,但彼此默契各自先打拼忙碌的事業,暫時先不生孩子。


今年琳琳每年常規的健康檢查報告出來,自己的卵巢功能項目突然出現醒目的紅字,提醒 AMH ( 卵子庫存量 ) 數值只剩下偏低的 0.7,她和先生趕緊一起去了婦產科門診安排進一步檢查評估。與醫師討論後夫妻倆了解若想生小孩,要把握卵巢裡所剩不多的卵子。琳琳現在必須和時間賽跑來準備懷孕。


做完一系列的相關檢查,醫生告知 40 歲女性的胚胎染色體正常率偏低,如果要夫妻自行同房或是做人工授精可能懷孕率只有 5 % 以下。琳琳和先生決定直接採用試管嬰兒療程,平均成功率可以拉高到 30 %。經歷辛苦的打針取卵,第一次療程結束後,琳琳夫妻倆獲得了 2 顆第 5 天的囊胚,可是這次植入並沒有懷孕 ( 40 歲女性的囊胚染色體正常率約為 15 % )。


過了一個月,琳琳鼓起勇氣又回到了診間,詢問有哪些方法可以短時間累積比較多數量的胚胎,醫生照完超音波告訴她,可以考慮接受”黃體期引卵”的療程,適合卵子數偏少但須要抓緊時間累積數量的女性。




琳琳第二次試管療程採用了醫生的建議方式,同一個月內取了 2 次卵,一共獲得了 6 顆第 5 天的囊胚,她這次還加做了檢驗胚胎染色體健康的 PGS 篩檢,最後有 2 顆是可以植入的正常染色體胚胎。在下個月的植入療程後,琳琳和先生看到驗孕陽性結果實在是開心極了。


~~~而且醫生還告訴他們,應該是雙胞胎歐~~~~





重點快速問與答

  1. 黃體期引卵是甚麼 ?
  2. 我需要使用黃體期取卵的療程嗎 ?
  3. 黃體期引卵後的胚胎健不健康 ? 


黃體期引卵療程


女性正常生理機制是每個月製造一個卵子,成熟後被排出到輸卵管子宮用以準備受孕;同一週期卵巢其實還有一些相似大小的初始小濾泡,它們雖然出發點大小尺寸一樣,但最後只有一顆優勢卵泡會長大,而其他較小卵泡都被代謝吸收掉了。

在人工促排卵周期療程中,如果使用適量的促排卵輔助藥物,是可以讓這些小卵泡同時刺激一起長大,讓卵巢有較多的成熟卵一起排出,以增加成功懷孕機率。

但是,一個月真的只能有一次卵子成熟嗎 ? 那些取卵當天還不夠大的小卵泡最後去哪裡了?


全新觀念這幾年已經開始悄悄推廣 :

密集超音波追蹤後可以發現,女性同一次月經內其實好像海浪一波接著一波,可以涵蓋有兩到三次的卵子成熟周期,所以一個月內取2次卵真的不是夢想。


只要超音波追蹤卵巢有適當的卵泡數量和大小,就可以討論在有限的同一月經周間內,進行兩次以上的取卵手術,累計取出所有可用的成熟卵子;這種特殊療程就是所謂的 黃體期引卵 」。 ( 又稱雙重刺激引卵 。)




黃體期引卵療程適用對象 :


目前 這種特殊療程適合卵巢功能不佳或是取卵時間相當有限的女性,例如卵巢早衰族群,或是乳癌診斷即將安排進行化療的病人;這些病患由於時間不充裕,需要在較短時間內,快速累積較多取卵數量。

建議諮詢有經驗的不孕症醫師,在適當的濾泡時間點,給予足量的促排卵藥物,搭配密切追蹤每一波的卵泡成長狀況,必能短時間內取出最適當的成熟卵子;黃體期引卵療程方法,短時間累積卵子的效果比起傳統一般促排卵療程好又快,國際研究公認非常適合卵子偏少以及卵巢早衰的女性族群。


黃體期引卵後的胚胎健不健康?


根據國際期刊研究統計,不論是第一波還是第二波促排卵療程所取出的卵子,同週期卵子品質與成熟度、胚胎受精分裂狀況、胚胎著床率,以及後續流產率追蹤皆是相似的;所以只要病人有這方面的需求,目前有經驗的不孕科醫師,都可協助作適當的療程規劃建議。


總結黃體期引卵雙重刺激療程 :

  • 適合對象: 卵巢反應不佳、需快速累積卵子、做化療前病患
  • 優點 : 省時間 ! 省時間 ! 就是省時間 !!!!
  • 缺點 : 需密集追蹤超音波,才能隨時調整黃體期療程進度;較不能提前預測下一波濾泡數量,及後續取卵時間表,故不一定適合遠距離療程病人。




祝好運 ~~

祝好孕 ~~




©馬佩君醫師,保留所有權利

Reference:

1. Kuang Y. Chen Q Double stimulations during the follicular and luteal phases of poor responders in IVF/ICSI programmes (Shanghai protocol). Reprod Biomed Online.2014 Dec;29(6):684-91

2. John Zhang . Luteal phase ovarian stimulation following oocyte retrieval: is it helpful for poor responders? Reproductive Biology and Endocrinology 201513:76